不管怎么说,获得诺奖对陈颂来说都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从瑞典回来之后,这就已经是过去式了,他并不打算靠着诺奖的名头过一辈子,任何一个有资格拿诺奖的科学家大抵都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所以收好奖牌和证书,把他们和童一淮的那一份放在一起之后,陈颂就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但就像曾经童一淮获奖的时候那样,陈颂的获奖也在夏国的社交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狂欢,几乎人人都知道,夏国有一个很厉害的叫做陈颂的物理学家因为研究出了暗物质而获得了诺奖物理学家。
有些记忆力比较好的,可能还会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或者干脆记得曾经有一个获得菲奖的数学家也叫这个名字,然后发现他们就是同一个人。
因为很快,媒体也开始大肆宣扬,陈颂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既获得过菲奖又获得过诺奖的科学家。
夏国人总有一点第一的情节,而陈颂的这个第一也确实非常厉害,完全可以去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那种。
跨学科的天才有很多,但获得两个不同领域的最高奖项,在两个不同的领域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的,就只有陈颂一个,而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夏国人,甚至没有出国留学过,这极大地反击了某些诋毁夏国教育水平的人。
其实,获得过菲奖的物理学家也有,他们也未必就没有诺奖得主的水平,只是有时候总是缺了点运气。
比如说提出理论的物理学家爱德华·威腾就曾经获得过菲奖,不过因为他的理论还有许多争议,也并没有能够得到实验的证明,所以看起来有生之年,他可能和诺奖都不会有什么缘分了,毕竟想要证明理论目前还看不到什么希望的样子。
也不是没有一些天生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或者干脆拿了境外势力的钱的,在网络上用各种方法诋毁陈颂。
但现在的陈颂在大多数夏国人眼里,就是国家的骄傲、民族的骄傲,给他吹彩虹屁才是政治正确,只是质疑的最多被教育一通,要是敢直接诋毁抹黑的,一举报一个准,民警直接上门□□。
不过所有这些都和陈颂本人没什么关系,他正带着人进行羲和反应堆最后验收工作。
首先的重中之重,就是安全性能,这也是任何工程都必须排在首位的。
正是这种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精神,这么多年夏国的重大工程项目,才几乎没有出过什么危急人命的事故,不像是隔海相望的某个国家送上天的载人飞行器都已经牺牲过好几批优秀航天员了。
之后就是反应堆本身的性能,实际上在最后的验收之前,各小组都已经检查过很多遍了,验收工作也确实没有发现问题,顺利完成。
陈颂停下脚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声音平稳地说道:“很好,按照原计划准备点火实验,第一次点火预计反应堆运行时间30分钟。”
因为是第一次点火,很多东西可能需要二次调试,所以陈颂定的目标不算很高,这只是一次尝试。
童一淮闻言笑道:“按照我们的估算,目前的反应堆点火之后可以维持反应的时间应该远远超过半个小时。”
陈颂笑看了他一样,说道:“这是担心万一没有达到预期你们失望,不如把期望值调低一点,维持的时间能久一点自然更好。”
虽然名为点火,但这其实是个习惯性的说法,更准确一点应该是将反应堆的温度提高到反应的初始温度,也就是15亿摄氏度,让反应堆中的氘和氚发生聚变反应。
反应开始之后陈颂他们其实已经没有什么能做的了,只能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连收集数据也有自动化设备,根本轮不到他们操心。
等待听起来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实际上也确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
但他们谁都没有去做别的时间,只是盯着跳动的时间,等待着工作人员反应堆停止工作的汇报。
甚至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没有觉得无聊,过去的每一分一秒,都让他们紧张万分。
漫长又快速的半个小时过去了,反应堆还在继续工作,陈颂他们谁都没有说话,依然紧紧地盯着屏幕上的时间,他们想要知道这个反应堆能够维持运行多长时间。
又是半个小时过去了,反应堆还在继续工作,并且运行平稳,反应堆的各部件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损伤。
每个人都明显的兴奋了起来,已经现在流逝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创造历史,他们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现存的任何一个反应堆持续工作的时间。
但羲和反应堆能够做到的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又是一个小时过去了,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反应堆也没有损伤。
这个时候一个研究员突破了满室的寂静,小心翼翼地说道:“陈院士,我们在反应堆中填充的燃料只够维持反应进行两个小时左右,如果不继续填充燃料的话,很快反应就会停止。”
陈颂完全没有他这个年纪的人的激进,闻言沉稳地说道:“不必填充燃料,让反应自然停止。”
研究员得到了明确指示,大声应道:“是!”
过了大约几分钟的时间,因为燃料耗尽,反应停止,反应堆堆芯的温度也开始下降。
室内安静了一会儿,就听到“嗷”的一声叫唤,董院士以不像他这个年纪的矫健身手,往远离朱院士的地方跳了一步,并对朱院士怒目而视:“你掐我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