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健的注意力,其实主要集中在孟津。
黄河决口的危险,从来都是凶猛的。游健不敢想,在孟津多地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况下,所造成的损失,还要低于历史上的情况,是好还是坏。
总归黄河这条母亲河,真的够折腾。
游健很快又吃完一碗银耳红枣枸杞羹,将空碗放下,游健转而起身在外边的院子走了几步,全当运动消食。
大概一炷香后,游健开始批阅奏折。
这回游健心情比较浮躁。
基本上批改一本奏折,脸就黑一个度。而将几十本奏折都批阅完毕后,游健那张脸已经完全不能看。
说丑倒不至于,只不过真的黑。
就好像有人将墨汁均匀的涂抹在了游健的脸上。此时此刻的游健完完全全可以去假扮包拯。
游健挺无语的,但是呢,又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拯救自己的心情。
只得将朱笔一丢,然后吩咐宫人给他打水洗脸。
宫人手脚麻利得很,很快就打来水,给游健洗脸。
这时候游健才发现,自己之所以脸黑,还真就是自己先前将墨水蹭在了自己的脸上。
所以脸显黑,并不是游健被奏折里的内容给气的。
游健呜呼哀哉,心情稍微恢复了一点点。但真的只有一点点,游健的心情,目前还是十分的不美妙。
“是朕的错?”游健好笑的反问,又自言自语回答。“总有刁民想要害朕。朕才不会妥协,不管怎么说,和后金该正儿八经打上一场了。”
游健沉思片刻,便让人去请来徐光启,没曾想却听到了徐光启生病的消息。
这时候,游健才愕然想起来,徐光启是在公元1633年,也就是崇祯六年去世的。现在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距离徐光启去世,还不足一年。
所以呢,游健整个人都不好了。*赶紧安排太医,前往为徐光启政治。
其实徐光启的病,不算太严重。之所以感觉病入膏肓,实则是没有休息好的缘故。说来也是搞笑,游健将整个火器营交给徐光启管,还给了徐光启手枪的图纸。
徐光启呢,不愧为火药专家,很快就把比较后现代的手枪生产出来了。游健得知后,又花了很多银子,修建了专门生产枪支弹药的兵工厂,并且安排人马日夜不停地巡逻。
徐光启的病,和巡逻队伍还有一定的牵连。主要是徐光启不服老,现年七十岁的他,还要跟着巡逻队伍一起巡逻。如此两三回,又不注意保暖,这不就邪风入体。生病了嘛。
对此,得知徐光启得病的缘由后,游健简直哭笑不得。只能找了徐光启的儿子,询问兵工厂事宜。
还问了可携带火箭筒,研制得如何。
自然是不如何,跨时代的武器,哪有那么快就制造出。
游健一问,徐光启的儿子就满是愧疚,支支吾吾的说,大概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看结果。
这话一出,游健直接明白,可携带火箭筒的,根本连门儿都没摸到。
游健瞬间无语,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话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反正很复杂就是了。
游健叹息。“朕知道了,朕不催你们。但你们也要抓紧时间,将朕要求的武器制造出来。再说了,朕把图纸给你们了叭。对着答案抄,你们还抓不到重点,这让朕真心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朕今儿放你们一马,也不呵斥你们。希望你们努力,早日制造出可携带火箭筒,到那个时候,朕要亲自上战场,将皇太极连人带马,轰得只剩下骨头渣子。”
徐光启儿子沉默半晌,果断领了军令状。
“还请万岁爷放心,微臣会努力,争取早日就万岁爷要的可携带火箭筒给造出来。”
游健重重点头,表示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十分的好。
第120章Chapter120战事(3)……
由于徐光启生病,游健着太医去问诊后,又把注意力放回了基建上。
游健经过多灾多难的去年,还是准备多元化开花。搞基建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以及兵工业的建造。
兵工业的话,就是在火器营的基础上扩建。
常规如可用手持点放的火铳和鸟铳,安装在架座上发射的口径和形体大型火炮(红衣大炮),依然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