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汴京小面馆 > 猪杂鲜汤(第2页)

猪杂鲜汤(第2页)

连杨老汉夜意犹未尽地砸吧砸吧嘴,走上前惊异地对沈渺道:“沈娘子有这一手料理豕肉的手艺……金梁桥下刘楼、金明池外樊楼、曹门蛮王家、州北八仙楼,只怕哪个都去得!怎的却甘愿选了个沿街贩食的行当?”

沈渺当然也想过,自己虽是女子,但此时的宋朝并不鄙夷女子外出谋生,厨娘、绣娘、当街卖酒的女子比比皆是,她去哪家大食肆、极负盛名的酒楼露一手,恐怕也不愁就业。

但她自个有个现成的小面馆,何必去当打工人?

于是指着渐渐褪去荒芜的小院子,笑道:“是老丈抬举我了!我这一身厨艺皆为家传,家中如今落魄了,我虽为女子,却不能不想着重振家门,您瞧,这日子不也慢慢好起来了么?”

说得杨老汉肃然起敬,贺待诏也频频侧目。

沈渺说得都是真心话,她没想过要做出多大的家业,也没想爬得多高,有一方小院、一间赖以谋生的小馆,能在这个世道过上平安宁和的日子,这一生似乎便很好了。

午后,不知是不是沈渺的饭食招待得好,杨老汉他们干得格外卖力,贺待诏带着五个徒弟从早干到晚,几乎没有歇,只花了一日便将围墙垒起来了。

之后便等着上头的三合土晾干便成了。

杨老汉比他收工更早,门窗与灶房的屋顶不及昏时便焕然一新。

沈渺还与贺待诏约好明儿一早再过来垒土窑、修灶头,便摊在灶房里不动弹了,湘姐儿懂事地走在她身后,给她捶背。

济哥儿则自发打扫院子满地的刨花、泥灰,又把一大盆碗筷刷了。

今儿下午院子里在做工,沈渺也没闲着。

此时夜深人静,灶房里已挂满了腌制好、晾干的肉肠——她准备先摆小摊儿卖手抓饼和烤肠。

手抓饼其实是从葱油饼演变而来的,据闻起源自后世的宝岛,是个南方特色小吃,因此宋朝的汴京还没有这东西。沈渺那日逛遍了夜市上的小食摊,没有瞧见一家卖类似的饼摊,便动了心。

汴京人与后世的河南人一般,非常喜爱吃碳水与面食,日常甚至吃米饭都不多,三餐饮食要么是炊饼夹咸菜就小米粥,要么吃一碗热腾腾的汤饼,奢侈一些,便包一顿羊肉馅“馒头”。

除此之外,宋人还格外爱喝“煎茶”与酒,因此对门顾家开的酒坊也是生意兴隆,每日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沽酒。

沈渺觉着用一种新鲜口味的“饼”,应当能抓住汴京人的胃口。

至于烤肠,在这样一个存在猪肉歧视的时代更是难寻,也算是新奇的玩意儿,而且沈渺打算做成本廉价的淀粉肠,这样卖得便宜又好吃,希望能薄利多销。

以前,沈渺真挺爱吃淀粉肠这类父母眼里的“垃圾食品”的,这也算童年回忆了。但后世外头卖的淀粉肠肉源不明,她吃几回就能拉几回以后,她便开始试着自个做,故而手熟得很。

将猪肉以她的“三板斧”处置好,剁成哨子腌制后,腥膻味便几乎尝不出来了,多掺些淀粉,不仅能控制成本,也能提升风味。

沈渺尝试了一下,一斤猪肉便能做几十根肉肠了。

虽说这样做出来的肠,用“肉肠”为之命名实在有些抬举它了,但比起后世满是科技肉肠,似乎又显得干净又良心了!

但沈渺做到后面才发现,这肉肠里成本最高的并不是肉,而是腌肉的大料与盐,这时候的盐真是不便宜哪!她买的粗面还得自个加工筛上将近十遍才能用,这样算下来,倒比她预想的成本更高。

可是已经做了,她只能硬着头皮做完,看看明儿卖得如何吧!

她今日花了半日,才将肠衣和八成都是面粉的肉糜制作好了,用完晚食后又将一根根肉肠灌好,最后还起来揉了做手抓饼要用的面,分成剂子后便刷油醒面。

手抓饼的饼皮做起来和葱油饼相似,不过沈渺会在揉面时便加少量糖、盐与芝麻,让面饼自带滋味。等肉肠灌装好了,面皮也醒好了,要做到饼皮千层、层层酥香掉渣,如今便是最关键的。

沈渺将每一个剂子都擀薄,再叠成折扇模样,抻成长条再卷成盘香一般,卷好之后再次醒面半刻钟,再擀成薄片便做得了。

说简单也不难,难只难在手法。

将饼皮胚子挨个做好,撒上干面粉后用油纸隔开摞在篮子里,便可以来切配菜料子了。黄瓜切小段、春菜叶洗净撕成一片片、炸鸡排、猪肉排、腌萝卜丁、油炸鬼……这手抓饼她打算分几个档次,全素的、加肉的、加肉加蛋的,以应对不同经济条件的食客人群。

最重要的是,她还用鸡蛋做了一小罐沙拉酱!

沙拉酱沈渺上辈子便做过很多次了,做起来极为简单,所需要的不过是蛋黄与油盐糖醋罢了,掌握好比例极容易复刻出来。主要是沙拉酱单看外表猜不出配方,有了这样的灵魂酱汁,手抓饼便不容易被人模仿超越,独家买卖自然不愁销路了。

可惜这时候还没有番茄,否则做些番茄酱配手抓饼也挺好的。

还有黑胡椒酱……得了吧,胡椒堪比金子,她做不起!

一切准备就绪,沈渺早早睡下了,明日早市的热闹,她可不能错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