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劫,大夏内部曾经还怀念“前朝”的一些人彻底归心,民间多有为周柏立生祠牌位者。
没有厄鬼,没有无法抵抗的灾难,厄气之劫悄无声息消失,而大夏国运半成未少。
说好的定州化为死地,大夏国力大损呢?
北境诸国为之震惊,梁州代州甚至两辽,都出现大量移民潮,他们想要去夏地生活。
因为本次厄气袭击的时间和规模,在北境诸国都是差不多,但应对手段和受损程度却是截然不同。
陵国、燕国,有州鼎庇佑,气运旺盛,可仍然被厄劫削去近三成大运。
厄气横扫境内,小灾小劫层出不穷,死伤者重,怨气丛生。
这两国都有一州根基,结果还算不错,靠着气运底子撑了过去。
至于通州、辽西州、代州、梁州等地,那真叫苦不堪言,山河破碎,流离失所者数不胜数。
如梁国,厄劫冲击国都,中枢法网被破,天柱崩碎一丈。
接着残余厄气扫荡全国,没有统筹全局的法度镇压,也没有足够气运驱逐。
最后导致各种大型自然灾害爆发,大山移位,河流改道,暴风雪覆盖全境。
近五十万人死于非命,厄鬼聚群出没,梁人对梁国朝廷失望到极点。
就连金国在应对完厄劫后,也不敢南下进军,生怕烂摊子栽到自家身上。
百年难遇的白毛风,涤荡阴山南北,国运衰退,他们自己粮食都不够,何况再赈济灾民。
梁侯赵启只能向夏国求援,同时给侧夫人赵辞写信,希望她能吹吹枕边风,让大夏支援一些物资给梁国。
还有代州,丰昌劫后,突然冒出数十支兵马众多的马匪、义军。
或是真灾民,又或是豪强引导,总之现在他们只想活下去。
小国没有气运保护他们,何不如劫了官府自保。
面对这些匪贼,夏军严守边境,不惜武力打击。
只有老实的流民,大夏来者不拒,打出济世安民的旗号,不止一次越境接人。
敢阻拦,那就别怪出兵给你们一些教训。
短短几次交手后,大夏周柏的邻居都默认了灾民外流,转而疯狂整顿内部,力争快点恢复国力。
丰富的粮食及相关后勤储备,让大夏有了这样做的底气。
很快,周柏的圣君之名,不再局限于定州,而是疯传北境。
活不下的北人都知道,只要到达夏国就能活命,夏公会接纳他们。
有饭吃,有强大的国运抵挡厄劫……
十一月中旬,外面还是混乱不堪,大夏境内厄气引发的动荡已然接近尾声。
可周柏坐于宫城高墙之内,却是少有实地看看民间情况。
大多数时间,他只能通过体制法网察看气运流转,看到大局上的一些变化。
比如某郡某县是否出现民怨事件,导致气运大衰,又或者某地官员欺上瞒下,政令未能通畅执行等等。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统治地盘越大,子民越多,周柏知道越不能脱离实际。
他可不是被从小养在深宫的太平天子,他是马上皇帝,亲手缔造大夏的创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