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璋和孟琅率领仅仅不到三百人的队伍,击溃了七千多长明士兵,其中三千多逃走,两千多死亡,一千多被俘获,还缴获了八台投石机。虽然,这场奇袭损毁了义关几乎所有的建筑,虽然,这场奇袭波及了许多无辜的百姓,虽然,这场奇袭付出了指挥者本人的生命,但它仍是一场值得永书史册的奇迹。
然而,对孟琅来说,这场奇袭却根本谈不上胜利。
他在山下找到了孟璋的尸首,一个看到那尸体的士兵疯了,大叫着将军将军,用剑割断了自己的脖子。孟琅脱下自己的衣服,把那具血肉模糊的扭曲尸体裹起来,抱着它回了信关。岳安国在知道消息后姗姗来迟,孟琅一句话都没有跟他说。
实际上,他后来也回想不起来自己那段时间到底干了什么。他只知道自己把大哥的尸体放进一具棺材,由一匹马拉着回了廣野。一路上,他都没有松开那马的缰绳。
徐灵郡主看到棺材的一瞬间便肝肠寸断地哭号起来。她抓着那薄薄的棺材,哭天喊地,泪如雨下,几欲昏厥,直到真晕死过去。孟诚伫立在一旁,久久地望着那棺材,到最后,他也没有上前一步。
徐风王追赠孟璋为镇国大将军,给他举办了史无前例的奢华的葬礼。当那具小棺材被放进豪华的棺椁时,孟琅却感到了一种突兀的不公和不谐。他看着盛大的仪仗,看着漫天泼洒的铜板,看着遍体绫罗的文武百官高高低低地号叫着,每一个人都万分悲痛的模样,又看看凝望着儿子下葬的孟诚。
突然间,他对孟诚说:“大哥宁愿这些钱用在仁关上。”
孟诚的眼皮跳了一下,他没有说话。
孟琅盯着他,继续说:“我听说,你要和长明议和。”
“青石。”孟诚蠕动着嘴唇,除此之外,他脸上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没有偏移半分。“这不是说话的场合。”
素来听话的孟琅却执拗地说:“爹,这不是大哥想要的。”
孟璋想要的是强军备战,是将士温饱,是边关如铁,不是躺在华美的棺椁中供万人瞻仰。然而,朝廷还是议和了。或者说,孟诚还是议和了。议和的条件十分奇怪,长明作为侵犯徐风的一方,居然只需要赔偿徐风的军费,并且保证二十年内不再入侵。更奇怪的是,长明痛快地答应了前一条,却死死拖着后一条。
这时候,人们也都知道了长明内乱的消息。大王不理解长明太子为何不答应后面的条款,但他迫不及待要订下和约,把这作为一桩在清明祭祖时可以炫耀的功德。因此,他要求孟诚火速办成此事。可是孟诚的身体不好,伤寒的遗毒和丧子的痛苦让他疲于应付这些事情,而孟琅一点都不帮他的忙。
孟诚不忍心斥责他,因为从葬礼开始,他忽然觉得二儿子越来越像大儿子了。但孟琼会替他训斥孟琅,孟璋死后他终于愿意回家了,还试图帮孟诚处理些事情。孟琅任弟弟斥责自己,他沉浸在悲凉的心境中,无法自拔。他觉得大哥的牺牲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朝廷陶醉在胜利之中,过回了和往日一样的生活。
就好像,战争已经结束了。
这时,孟诚来找他了。他说:“我知道你不想帮我,但孩子,我们必须尽快定下和约。我们没能力再打下去,而长明的内乱也快结束了。他们拖着和约不签就是想卷土重来——”
“我们为什么不跟他打呢?”孟琅质问,“为什么不趁他们内乱时集结军队,填充边关,乘胜追击,杀了长明太子?为什么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和那么多时间给大哥办葬礼?我把他带回来不是为了这个结果!”到最后,他甚至有些失控地吼叫起来。
孟诚望着他,苍老憔悴的面容凝聚着种种复杂的情感,那双剧烈波动的老眼似有千言万语。可最终,他只说:“那你就去丞相府做事,别忘了你还是个长史。”
第134章朝廷(一)
孟诚始终相信,攘外必先安内。他在很久之前就认为,徐风最大的隐患是那些封王。这些坐享封邑的王侯就像寄生在徐风这棵大树上的巨瘤,日复一日地吸食着徐风的钱财人力,任主干一天天孱弱。大王意识不到这些封王的危害,在他看来,这都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叔叔伯伯,都是自家人。
他效仿先祖,把自己成年的四个儿子也封了出去,岳丞相在封地的选择上使了手脚,使这些王子无意中对叔伯王形成制衡之势。时间一天天过去,这五个叔伯王中有三个已经死去,由他们的儿子接替了王位。
孟诚知道,无论是王子还是叔伯,这些封王最终都会对龙椅上的天子形成威胁,因为他们的关系会随着代际越来越疏远。人心易变,一旦龙椅上的人镇不住这些封王,徐风就会大乱。
但是,要铲除这个老祖宗立下的规矩何其困难。去年削掉的两个封王带来的收益经过这场战争已经荡然无存,不过,战争也带来了另一个转机,即可以追究那些封王不出兵的责任。
当然,不能追究全部的封王,否则他们会联合起来一起造反的。孟诚想从那个领地最小辈分又最低的封王入手,将他削为侯爵。之后,再找由头削掉另两个封王的帽子,一旦没了王号,他们和其他贵族的差异就没那么大了。
办成这件事的前提是不再打仗,否则朝廷绝不敢和封王撕破脸。但在议和的过程中,孟诚感到了一种不祥的征兆。渐渐地,他对议和有些不抱希望了,虽然他还在努力。
孟琅发火时,孟诚心中十分痛苦,因为二儿子说的一切都很正确:集结军队,填充边关,乘胜追击,杀了长明太子——如果国库不是如此空虚,如果朝廷西面和北面没有压着三个封王,兴许他们就能那样做。可事实是现在的徐风就像一个座快要倒塌的高楼,修修补补尚来不及,哪里还有余力去盖新屋呢。
所以,他让孟琅去帮岳丞相。他们心照不宣地选择了两条路,他选择讲和,岳相选择备战。既然孟琅不愿意帮他,那么就让他去帮岳丞相吧。
丞相府依旧公务繁忙。目下,岳丞相正忙着将五关附近县城的百姓迁过去,这是补充兵源的最好方法。
徐风的军队来自军户,与普通百姓不同,这些人家世代为兵,妻子由官府配给,生活费用亦由官府发放。由于军饷不足,许多军户无以为生,想方设法地逃离原籍。空出来的军户没有补上,将军们为了多领些钱,也不上报。于是,边防的空缺越来越大。
如果将附近百姓迁过去,这些军户自然就补上了。岳丞相想的不错,可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他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首先是他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军户空缺,五关的将领起初都瞒着不报,这次战争过后却争先恐后地往上报往多里报,这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其次,他也弄不清周边县城究竟有多少人。按规定,记载人口的黄册每年都要更新,可有的地方的黄册已经二十年没变过了。这二十年间,生老病死走迁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但黄册上还是那个老数字。
最后,那些小县城的长官纷纷上书诉苦,说要是把这么多人迁走,他们手下根本就没多少人了。要是这样,还设置县城干嘛呢?其实他们是害怕人少了能收的税就少了,所以想方设法要把实边的事推到别处身上。种种原因加起来,使得实边的工作分外艰难。
实边虽然进展缓慢,岳丞相却毫不气馁。他抓紧干了另几件大事。
他一是说服了徐风王对封地征边防税,这种税实际上是把战争的费用分摊到了王侯头上,而且将成为固定税务。他二是让岳安国上报了一批有功的将士提拔,同时又罢免了许多无用的官吏。这在朝廷中引发了轩然大波,弹劾他的奏折顿时雪片飞来,不过,它们全得通过丞相府传给徐风王,所以岳丞相把它们都压了下来。
孟琅的工作就是替岳丞相阅读这些机密的奏折,将它们分成几类。这些奏折跟他之前处理的孟诚的奏折截然不同,毕竟各国使臣的往来文书总要顾及国家的颜面,而这些奏折却不需要那样文质彬彬。
孟琅在这些奏折中看尽了人世百态,他这才发现绝大多数官员都渴盼议和。岳丞相的陟罚臧否,在他们看来不仅是培植党羽,讨伐异己的举措,更是阻挠议和阻挠国家安宁的大逆不道之举。
有一位大臣是这样写的:
“夫议和之际,竟调兵遣将,移户实边,此无异于宣战矣。如此,敌安敢和?敌不和,军队虚耗无日,百姓怨声载道,国家不堪忍受矣。且陟罚屡动,百官不安,恐不利于朝廷根本。夫以丞相之高德,必不忍劳民伤财,再添战乱,愿丞相亲贤远佞,惦念生民,体恤百僚”
这本含沙射影的奏折牵扯到了另一个问题,即孟家和岳家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