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棉点点头。她所看到的这些猪,确实精神都不错。
分给她的这三头,她也挺满意的,精神很好,个头都相差不大。
姜棉招来小伙伴们合力把猪抬回去,放进猪圈里。而隔壁的五奶奶的那个猪圈,已经放着一头小猪了。
猪买回来了,姜棉又给猪圈旁边增加了两个大陶缸。这是用来发酵猪饲料的。
要想猪养得好,科学方法还是要借鉴的。
她的空间里可是收集了不少家禽家畜的养殖方法。
发酵过的猪饲料不但容易消化,有助吸收,而且能增强猪的免疫力,减少发病率。
不过以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各种原料的配比就不一定能够按照配方上的来了。
第一次在这里养猪,姜棉还是有一点小紧张,开始头几天,每次上工下工,都会拐过去看两眼。
忙这忙那的,很快,生产队的春耕农忙开始了。
这一次他们的工作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动。
李国强把从姜棉那里换来的种子和生产队的分开种。让姜棉他们几个专门负责种植新的种子。
并非是全部由他们几个负责种完,只是由叫他们来先示范,其他社员人就把他们种的当样板。
这事儿李国强没有提前跟他们打招呼,而是等到快要下田的时候,才突然跟他们提的。
姜棉有点儿被吓到,“李队长,我们也就是按照常规的方法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法子。”
李国强摆摆手,“我看过你们自留地的玉米和水稻,间隔比我们平常种的要宽。我们这里有些人是死脑筋,说是说不听的,你只有给他弄一个模子出来,他才有可能照着做。”
姜棉一想,的确有可能。
十几年前的那阵浮夸风,就曾出现过把几块稻田里刚抽穗的水稻全部拔起来,放进一块稻田的事情。
虽然这番操作最后令这几块稻田颗粒无收,但很多人还是相信,密植可以增加产量。
就算跟产量无关,有些人还是愿意密植的。特别是那些以种植种子的数量来计算工分的生产队。密植意味着快,手里的种子或者种苗减少得越快,工分就越高。
按姜棉以前的经验看,这些间距宁愿疏一点也不要过密。最起码那样的果实饱满啊。
姜棉也就不再纠结,带头下田去了。
她就是做样板的,至于别人能不能按照样执行,就不是她管的了。
不过真的有些过密得都看不下去,她也会提醒一下。
这些种子来自姜棉,这事儿目前在队里没几个人知道。
队里倒没有人质疑为何要照着姜棉定的标准来。
一来姜棉在铃木生产队的这一年来,做的那些事情,也积累了一定的声望,特别是她那一手插秧的技术,可以说是无人能及。最起码在铃木生产队是这样。
再者,就是李国强的原因了。自从他当了生产队长以来,从来没有做过一件是有损生产队利益的事情。社员们已经习惯了听他的安排。
所以姜棉在整个春耕期间,过得跟去年也没什么不同。就是跟她打招呼的人多了些。
忙完了生产队的春耕,姜棉开始折腾自家的菜园子。
她沿着自留地的边缘种了一排南瓜,这排南瓜靠着那一片没有开垦出来的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