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像之道果然博大精深,那就反过来再数一遍。”
周瑞弯下腰来看了半晌。
一個颜值不错的小伙子,一路给众人介绍情况。
陈列柜里三块不同结构的锂硫电池,有的集成化比较高,看上去方方正正的,接近于一般的蓄电池外形,有的是纯粹就是元件拼接,很粗糙。
周瑞扭头对范祖松说道:“方便拿一块出来给我看看么。”
王船福也觉得如此,一块好电池,可不止看其化学反应参数,设计也很重要,就像他们的“刀片电池”。
周瑞实话实说:“电池设计方面要多下点功夫了,比较落后。”
那批人都跑完了,没能见到黎明前的曙光。
能量密度是钴酸锂十倍以上的电池,在全球各个实验室里比比皆是,但你绝不会在市面上看到。
周瑞补充道:“锂硫电池的理论性能强悍,能量密度是钴酸锂的10-15倍,工程化之后打个对折,假设有个六七倍吧,硬币大小就能支持手机供电,这样会更考验‘集成设计’能力。”
然后拿起中间那块。
这电池明显更潦草,基本就是将各个原件固定在了一个板子上
然后掏出一块大红色手绢,擦去表面不存在的灰尘。
周瑞:这老头还挺内秀?
用这么艳么?
周瑞接过电池也没客气,从口袋里摸出一根笔,轻轻的敲了敲,然后又摸了摸、闻了闻、盯着看了一会儿。
其实是先后发动了“工程学敲击”、“物理之触”、“化学之嗅”、“数学之眼”。
他既然都跑了一趟,自然不能白来,之前对研究进程不甚了解,刚好乘此机会补齐一下。
顺带一提,他的几个观察类能力,都能获得大量数据,但也包括许多无用数据。
比如这块电池温度基本等于室温、比如上面某个原件是不标准的圆,圆度只有R24、再比如上面沾染着“角鲨烷”,应该来自于某人的护手霜残留。
但有了“化繁为简”、“抽丝剥茧”后,让他可以进行自我的“量子阅读”,从而只关注那些有意义的东西。
周瑞摆弄的时候,周围人不明所以。
敲一敲是什么意思。
闻一闻又是什么梗?
几分钟后,周瑞将电池放了回去:“走吧,我们继续。”
之前的点评,现在的不予点评,让不少人的心提了起来,包括范祖松。
不行不行,手掐还是不准,一会儿得去厕所里再补上它一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