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新闻太有价值了,时间就是效益,不少记者取出笔记本电脑,插上无线网卡开始发稿,顾不上理他。
东洲晚报的男记者发完稿后,看看表已经过了十一点,忍不住焦急地问单心羽道:“主角还没到,不会从其他地方进去吧?”
单心羽道:“你们还想看主角的车队?等会儿抬头看天吧,军方专机!”
记者们又“哦”了一声,恍然大悟道:“忘了、忘了,寿老是有专机保障的!”
一大早新郎闻声乘坐民航普通航班到天都迎亲,随后和新娘寿菡洁、新娘一大家子人乘坐寿老的专机到花城机场,接着转乘军区直升机直接进入山庄。
中午十二点整,婚礼举行。在伴娘伴郎的陪伴下,一身圣洁的纯白色巴黎定制婚纱的新娘子寿菡洁,挽着同样一身从巴黎定制的白色礼服的闻声,缓缓从山庄后院搭建的花门中步出。
长长的红地毯接着花门,顺着平坦的绿地,经过几道扎着鲜花的廊门,一直延伸到前院正中央。
沿途流水淙淙,绿树相接,鲜花簇拥,彩蝶纷飞,宛如童话世界。
为了营造彩蝶纷飞的场景,婚庆公司从热带地区捕捉来大量蝴蝶,专门请了生物学家协助演练。
前院阔大平坦,绿草如茵,正中央搭建了一座十厘米高的花台。两位新人步上花台,在司仪引导下完成了一系列程式。
最后,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新郎从伴郎手中接过硕大的天然钻戒,牵过新娘的手,给她戴上,然后托起她的手低头深情地一吻。
新郎的好友国际顶级大导演伯格先生,亲自指挥他的团队从头至尾用安放在不同位置的十九台摄影机把这珍贵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好象沾了一对新人的喜气,时间过去了气象部门预计的强降雨日期近一个月,但并没有降下暴雨。一直绷紧弦的人们,渐渐地放下心来。
就在人们快要忘记强降雨预告的时候,暴风骤雨突然袭来,连续下了一天一夜。到第二天傍晚,雨势才渐渐减弱。
这次强降雨波及全省,恰恰赶上“双抢”开始,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
在平原地区,水田中涝积的水深及胫骨,大片大片成熟的稻子泡在水中,金黄色的稻穗耷拉在水面上。
农民已经割倒来不及脱粒的稻子,全部漂到水面上,稻穗一头沉到水中,稻根一头微微翘起,五零四散。
在花城市郊区乡下,闻同站在田埂上,弯腰从水中捞起一把稻子举起来察看。
稻秆经过了太阳曝晒,又在水中泡透了,变得软沓沓的。浸透泥水的稻穗沉甸甸的,把稻秆完全压瘸了,他不得不同时用另一只手托着。
稻穗、稻叶、稻秆上不断线地往他裤子上、长统靴里滴着泥水,他却浑然不觉。
这一切唤起了他久远的回忆,小时候“双抢”时,妈妈和姐姐最害怕的就是下雨。经常的情况是,一家人刚刚端起午饭碗,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天阴了,妈妈和姐姐就得立即丢下饭碗抄起萝筐去抢收已经割倒在地的稻子。
稍微大一点的时候,他加入了“午后雷阵雨抢收队伍”,接着是弟弟闻声。
“双抢”收割水稻的时候,如果遇上连续降雨,成熟的水稻无法收割,浸透水的稻粒在高温天气下在秆上就会发芽或发霉变质。
已经收割回家的稻子,如果不能及时晾晒的话,堆到一起同样会积温发霉发芽。
而早稻不收割,晚稻就无法插下去,往往一耽搁就是两季。这种情况,是农民最发愁最害怕的。
那个年代水稻主要用来交公粮,供养吃商品粮的“城里人”,而种田的农家自己每天反而只能吃一顿米饭两顿杂粮。
这还是勤快家庭条件好一些的,懒惰或者家庭负担重的,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连杂粮都吃不上!
那时候农村家庭主要靠种田为生,不象现在打工收入成为许多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