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海昏 > 第3章(第2页)

第3章(第2页)

只有他们才能夜夜响应刘贺的要求,放歌纵酒,斗狗走兽,设想奇珍,赶制器铭。

二月,天上现赤狗,大星如月;二月,他们就给在王宫后院搭起一观星台。不讲规,不讲法,不讲理,哐哐当当日敲夜打,闹得后宫里人神俱愤,但就是给弄了出来。昌邑王把该罚的人罚了,然后在星台上观察斗牛,又着人做了一批团龙纹彩绘棋盘——六龙嬉戏,白云苍狗,满盘星斗。

所以刘贺是从来不听这些人说什么的。

唯独当皇帝这件事,“当皇帝”,这三个字,去到哪,好像都能扎下根来。

五月,一卷书简从长安未央宫,送到昌邑王宫。

仍然是在子夜。昌邑王仍是在看漆盒,但这次看的是贴金。南方丹阳郡传来的新技术,能把金片捶打至蝉翼一样薄,剪成花鸟鱼虫各种形状,无不神俏。

把长安书简亲自送到王宫的,是中尉王吉。他在屋外通报姓名的时候,屋里的群小突然像惊弓之鸟,甚至未及告退,就已经从后门作鸟兽散。

就连刘贺也正襟危坐,收敛了神色。

在子夜的烛光里,王吉就像是飘进来的。他本一张天生的哀脸,长手长腿,黑袍黑甲,又鲜少沐浴阳光,就变成了一副白无常似的模样。

中尉负责王城戍卫工作,所辖从宫墙至城墙之间,宫内并不受其管制。正常来说,刘贺和他的扈从们都应该与中尉没有太多纠葛。但前面说到,刘贺打小不喜睡眠,十余年里,漫漫长夜,宫中不管是人,还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早已看腻。所以多年来,他曾无数次在子夜以后偷开宫门,甚至翻阅宫墙,以期在城里完成更多的事情。

出宫以后,除昌邑王外,将其余人无论高低贵贱一应依法查办的人,就是中尉王吉。无论是入狱、笞刑还是斩首,王吉毫不手软,无数宫内宵小出了宫墙,都落入他的手中。

昌邑王国整体而言风气尚佳,白天的危机,尚不如王在夜间偷走出宫来得严重。所以王吉才被迫成了昼伏夜出之人,每夜盯着宫里宫外的动静。

城里小童甚至编了一首曲儿:“白日龚,犹能纵;夜间王,不得藏。”说的就是龚遂和王吉。

王吉带来的,从来只有坏消息。

这次却不同。

唯独这次,昌邑王脑子里嗡嗡的,不再有往日的戏谑,也没法顾左右而言他。他看见王吉手上的书简,上面封的是金漆,金漆上是帝印。前月在耳朵里扎了根的三个字,那地底里吟着俄着捂着叹着的句读,忽然破土而出,撑满了整个房间。

王吉伏地,刘贺亲手启封,解带,展开。

书简上就一段话:

“制诏昌邑王:使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征王,乘七乘传诣长安邸。”

对于身在大汉宫廷的人,无论是王吉,还是荒诞不经的刘贺,这两句话,都足够了。

它表明两个信息:一,当今天子、汉武帝少子刘弗陵,已经崩了;二,刘弗陵无子,昌邑王刘贺将为他奔丧,然后继承大统。

王吉是个很拧得清的人。

几百年后,琅琊王氏能发展为名震天下的大世家,跟他这位先祖的性格,也是密不可分的。

比如夜间抓人。宫里围在昌邑王身边的那些佞臣,出得宫外,犯了什么错,该怎么罚就怎么罚,不看一点情面。但是昌邑王也在其中,甚至带头冲撞,罚不了,没权力,那就当作一点儿也没看见。他绝不会像龚遂那样,又哭又跪,闹得满城皆知。

没必要。他只想好好当个中尉而已。

比如这次送书简。确实,有生以来,他从未奢想过自己能担当如此重要的角色,能送出如此锚定乾坤的书简。但这也只是职责而已,他负责戍卫,深夜皇使抵城,临时开门,必须有他的首肯。入宫送信,也是他自己最为妥当。这样一来,他成为了除昌邑王外最早知道这个消息的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要因这消息而雀跃、狂喜。

他甚至不想完全被牵扯进去——书简读完,他寻个由头,便退出去了。

但从他呈上这份书简开始,就像在几百里干草地上擦亮了一点火星,须臾之间,疯狂的热潮就蔓延了整座昌邑王宫。

刘贺看见书信是在子时一刻;到第一声鸡鸣之前,王宫里已经有超过一半人在收拾行装。

饶是昌邑国平常再没有规矩,王吉也没想到——去当皇帝这件事情,居然也能闹得满城皆知!

谁是第一个说漏嘴的,这时候追究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兴许,就是昌邑王本人。结果是,他那些侍臣苍头们用史无前例的速度,将这个消息传遍宫墙,并且还带着一种强烈的暗示,一种澎湃的号召:

昌邑王本次进宫不是一个人去,是一群人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