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岭有直通京城的铁轨,坐着马拉火车两天就能到。 没错,的确是“马拉火车”。虽然铺上了铁轨,大王却不肯“发明”蒸汽机或其他动力设备。 经历过星球的毁灭、人类的流亡之后,他固执地认为这片青山绿水更加可贵。 至于工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就交给时间来完成吧! 八月初九一大早,关大郎拖家带口地过来送行。 如今关家各个都是大忙人。 关二郎年前刚被封了大将军,三品武职,统率着留守在大宁的李家军。 关三郎和英娘夫妻两个管着面条厂,厂子里的工人已经从原来的八个扩招到了三百多个。 关五郎的木工手艺名气越来越大,入门的弟子收了二十多个。 关大郎和叶三姐养着上万只鹅,还开了个熟食加工作坊,烘制的鹅肝、鹅掌、鹅信、鹅脯打上韩家岭的商标,根本不愁卖。 叶二姐和关二郎成亲的第二年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如今已经八岁了,大名叫关康,平时就唤作四小。 又过了两年,于三娘也生了个儿子,排行第五。英娘头两年没要孩子,去年终于怀上,上个月刚落地,又是个小子。 关大小前年娶的新妇去年生了对双胞胎,又是俩男娃。 说起来也是凑巧,关家兄弟五个,除了四郎的伴侣是男人,其余各家生的全是儿子。 如今叶二姐又有了身孕,全家人烧香拜佛,就盼着是个小闺女。叶凡也希望有个软软萌萌的小外甥女。 廖椁五年前调去了京城,如今在太学中任司业。没有意外的话,等到莫先生荣养之后他便是下一任国子祭酒。 关四郎和廖椁的关系早已公开,有李曜和叶凡在前面做靶子,没人敢拿他们说事。 如今关四郎和二小、三小、小锤子一起在太学读书,秋闱在即,几个人商量好了留在学中温书,中秋就不回来了。 这个主意是关四郎出的,他是几个人中最用功的。他考功名倒不是盼着为官做宰,最大的奔头就是做个学馆的博士,至少跟得上廖椁的步调。 关四郎用行动证明:好的伴侣能让人生出无限的动力,努力变得更加优秀。 叶大姐也来了。 身旁伴着她的夫君,李衙头。 李三郎登基后,谭县令调到安州做州牧,李舸也跟着接管了安州的城防军,如今是正正经经的五品官身,比科举入仕的樊大郎还要高两级。 樊大郎今年二十四岁,在御史台任职,官位虽不高,却颇有才干,且为人耿介,很得官家,也就是李三郎重视,再加上跟叶凡的这层关系,将来出入内阁也是有的。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夫人,姓江名欣,在京城女学中担任学令,才学高,性格好,为人处事滴水不漏,京城贵女无不敬重有加。 说来也是缘分,当初叶大姐跑去梨树台打听,想把江小娘子说给叶凡,没承想,弟媳妇没当成,倒成了儿媳妇。 轨道和车轮都是特制的,外面包裹着面果树的树胶,不仅防水防潮防虫驻,还能减小摩擦力。十六匹马拉着两截车厢,不仅载着人,还装着货,跑起来并不费力。 当初第一截铁轨做出来,李三郎脸都不要了,抱着叶凡的大腿连哭带求,硬是要走了这项“专利”。 不得不说,李曜的判断一点都没错,别看李三郎平日里嘻嘻哈哈装得像个哈士奇,骨子里就是个精猴子,面对那群固执的老臣,口头上吃点小亏,大事上绝不让步。 至于家里的产业,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拿了个大的。 如今,轨道与车厢的制造技术掌握在朝廷手里,银钱上的收益还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其中牵涉到的内政、外交、社稷,以及民心。 车厢行过葡萄园,顺顺坐在叶凡腿上,细细的小手朝着窗外指。 “姆姆,吃!” 小家伙是安荣和李二娘的第二个孩子,今年只有两岁多,还不会叫“伯母”,又不肯喊叶凡“伯伯”,就自己创造出一个奇怪又贴切的称呼。 叶凡纠正不过来,只得由着他叫。 “好,都给顺顺吃。” 小家伙出生的时候难产,好不容易生出来已经没气了。叶凡不肯放弃,和胖团换着手做急救,就这样奇迹般地把孩子救了回来,并起了“顺顺”这个小名。 许是有感应吧,小家伙最喜欢的人就是“姆姆”和“团团哥”。 另一个车厢中,胖团领着弟弟妹妹们在打麻将。居中那个是安荣和李二娘的长女,闺名安佳,今年八岁,温润的眉眼就像缩小版的李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