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朕就是万历帝 > 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这样的(第3页)

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这样的(第3页)

“这缝纫机什么时候出来的,众说纷纭,有说是万历元年出来的,有说隆庆年就有了。不过大家都知道,缝纫机最先用的是军服厂。”

“军服厂?给军队做军装的厂子?”

“是的。据说是上海黄浦军服厂最先用上,好的不行。

熟练的裁缝手做冒烟了,一天也就能做到一件衣衫,可是用上缝纫机,再把工艺分成制版、剪裁、缝纫、熨烫,一条生产线十个人,一天可以生产好几十件衣衫。

后来其它军服厂,天津军服厂、辽阳军服厂、卢龙军服厂,纷纷用上缝纫机,也用上新的制衣工艺,产量唰唰地就上去了。

缝纫机也在不停改进。这户人家嫁妆抬的蝴蝶牌缝纫机,应该是第三代。效果翻倍,非常好用。据说实力最强的天津军服厂,一天能生产海6军标准春秋军装六七千套。”

“六七千套?”马塞洛和莱昂都惊住了。

其他乘客都转头看向他俩。

这有什么好稀奇的,自从皇上带着大家大兴工商,搞什么工业革命后,一家花重金配置先进机器的厂子,没有这么高的产能和效率,怎么赚钱?

车外迎亲的欢庆乐器声震耳欲聋,车内马塞洛和莱昂等人的沉默也震耳欲聋。

新郎身穿大红绣花曳撒,头戴描金乌纱帽,骑在一匹大马上。

大马头上戴着一朵红绸花,辔头是红布条,马鞍上铺着红布。

骑在上面的新郎拉住缰绳,左顾右盼,春风得意。

后面是四人抬的绣花大红花轿,轿夫们头戴插花小帽,衫袍扎腰带。最前面带头的轿夫嘴里大声唱着词,极有韵味,还很幽默,擦着边来,惹得街边的百姓,男的裂开嘴笑,女的抿着嘴笑。

同时还与其他三位很默契地东倒西歪,踉踉跄跄。

抬着的大花轿跟着上下颠簸,左右摇晃。

周围街边围观的百姓们高声叫好,纷纷鼓掌。迎亲方的帮闲连忙拿着四个红包,给四位轿夫怀里塞去。

轿夫们高兴大喊道:“夫妻恩爱,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百世千秋!”

周围的百姓们兴奋地一起叫好,掌声鼓得更响,仿佛是他们在迎亲结婚。有的还高声叫道:“新郎倌,好帅啊!”

骑在马上的新郎得意洋洋地向那边拱手。

又有人大喊:“新郎倌,今晚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

新郎年轻的脸红得跟盏红灯笼似的,周围的人笑得更加开心,就连前面的乐队,鼓锣敲得更响,唢呐吹得更亮。

迎亲队伍过去,交警放行,马车又缓缓启动。

通过车窗看着远去的迎亲队伍,马塞洛和莱昂忍不住感叹道:“这么热闹隆重的迎亲队伍,这户人家是不是官员,或者大富商?”

听了莱昂的问话,舒友良还没答话,旁边坐着的一位乘客答道:“不是的!”

舒友良转头看着他,“你知道这两家人?”

“知道。我跟迎亲的周家都住在斑竹胡同,结婚的是他们家老二。

他们家以前靠送水为生,后来当家的进了京师水厂做工,老大进了京师第一建筑公司,前几年南城改造,他跟着在那里干活。

老二读了三年西城中学,考上了天津棉纺技术学校,明年毕业端铁饭碗。”

乘客还真熟,娓娓道来。

“嫁女的张家住在火神胡同,以卖豆腐为生,当家人称豆腐张。

据说他有个老表在东北当兵,回家探亲介绍他用东北农垦局的黄豆,好用又便宜,再加上他手艺了得,在西城区豆腐卖出名,攒了钱,自己买了个院子,前店后坊,生意越做越好”

马塞洛不敢置信,“仅仅是普通百姓?明国普通百姓就能置办出这样的婚礼?有这么多嫁妆和聘礼?”

莱昂也不敢相信,这阵势,还有这么多物件,放在欧洲,谁操办的出来?

如果光讲人数和排场,有点实力的贵族能凑得出来。

只是这些明国人觉得平平无奇的陪嫁物件,就算是家里有巨矿的西班牙国王,他也凑不齐啊。

更重要的是,迎亲队伍和旁观百姓们自内心的喜庆和欢快,欧洲很难看得到。

听了莱昂也不敢相信的话,舒友良嘿嘿一笑,仰着头说道:“这就对了。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这样的!”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