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熙宁三年苏轼:@宋熙宁三年朱寿昌康叔找到母亲,我来给康叔写词!]
。。。。。。
宋熙宁三年
苏轼在给弟弟的信件中又多加了些,说了自己对朱寿昌坚持寻母的感叹。
朱寿昌人就在秦地,得到光幕透露的信息后,立刻赶去同州。
光幕上也有许多同州人在猜测具体会是同州的哪儿里。
如果是西北地方的党氏,就多为羌族与汉族融合通婚后,所改的姓。许多人又将目光瞥向羌族人多的地方。
同州一县城乡下
年过七十的刘氏,丈夫早已离世,儿孙孝顺,一大家子都生活在一起,生活虽困苦但好在身体也还算硬朗。
从光幕现世至今,仍对于它心存惧怕,不敢直视。
不过,就算是不敢看光幕,仍能听到它所传出来的声音。刘氏忙碌的做着家务活,偶尔也听听光幕在说什么。
光幕在讲二十四孝的故事,刘氏听完就对着小孙子说,以后也要做个孝顺父母的人。
说话间,隐约听到光幕提到了朱巽、朱寿昌的名字。
刘氏整个人怔愣住,似乎是听到了不可思议的话,缓慢抬起遍布皱纹的脸。
“寿昌。。。”
说完便落了泪。
。。。。。。
不同时代的人都被弃官寻母的故事所打动。
聪明人已经开始利用光幕的评论功能,在上面发送消息。
但光幕的评论通向了各个时代,消息很杂乱,收效甚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