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轨在金銮殿前侃侃而谈,文武百官再次被震得目瞪口呆,永乐皇帝并未调动京军,也未动员全国,竟然再次击败帖木儿帝国,而且这一次打的是一场灭国之战。就连躲在柱子后面准备打瞌睡、摸鱼的一些下级官吏、闲散官员也竖起耳朵,生怕错漏了任何一个细节……不管怎么样,大部分官员还是希望自己的国家打胜仗的。“好了。张轨,你暂时报告到这里。各位大臣,如果有什么疑问,现在提问?”永乐终于打断了张轨的报告。宁王朱权立即站了出来,说道:“臣没有疑问,只是震远侯遗漏了明军兵贵神速的首要原因。”“臣以为,十五年前陛下动用之国私帑,派定远侯郭骥远涉西洋购得宝马数百,现已繁衍宝马上万,才使得辽东军万里驱驰,迅疾如风。”“陛下远见卓识,令臣弟佩服。臣建议,在西域、河西和雁门等地继续发展马政,以为御边长远之策。”永乐立即对宁王轻轻颔首,以示嘉许。如果把宁王这个见识放在同时代的将领之中,也算是高见。但此一时,彼一时。随着火器装备率的提高和火器威力的增强,辽东车兵已经取消了,骑兵在作战中的意义不断下降,军马的作用也没有那么重要了。何况张玉这次拿下帖木儿汗国,缴获的马匹恐怕不是个小数目。不过,宁王这个马屁拍得确实好,几乎是羚羊挂角,了无痕迹,至少起到了托儿的作用,免得一会儿有人不识抬举,瞎逼逼。果然,上次受到皇帝点名的杨寓再次站了出来,为永乐抬轿子:“陛下,臣虽然身处陋室,不敢妄称知兵,但也知道打仗一事首在钱粮。”“伊犁之地实际上是汉朝乌孙故国,土地之肥沃,甲于西域。乌孙当时就有人口七十万,可养兵十二万。”“后来陛下派轮台侯屯田天山,送去土豆、玉米等种子,作物产量提高数倍。”“臣相信,以伊犁为中心,养民百万余,养精兵五万并非难事,危急之下,甚至可养兵十万以上。”“……”古人的历史安全观主要来自以史为鉴,只要历史学习好了,对国家安全战略的整体把握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杨寓的观点既有充分的历史依据,也有活生生的现实作为基础,自然没有人出来反对。永乐这时心里虽然高兴,嘴上却说道:“吹捧的话就不要重复了,有什么批评的话,大家都提出来吧。言者无罪。”蹇义这时站出来说道:“陛下,震远侯深谋远虑,最得圣心。臣等均无异议。只是人事安排,不知震远侯还有何建议?”永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对张轨轻轻示意。张轨继续说道:“家父以为,瑞丽侯海兰察勇冠三军,多次扬威西域,建议朝廷任命为安西都司指挥使。迪化卫指挥使宋瑛久镇西域,此次收复天山南北诸城,身先士卒,请提拔为安西都司指挥同知。”“原伊犁卫指挥使勃罗哥为国捐躯后,其子罗英临危受命,率领伊犁四万多军民转移那拉提城,与傅让合兵一处,勠力同心,忠勇可嘉,请破格提拔为伊犁卫指挥同知,署理卫指挥使一职。”“原陕西行都司指挥同知宋忠久经战阵,孤守嘉峪关临危不乱,后又深入金山,直捣瓦刺,请提拔为北庭都司指挥使。原忠义郡王仆固义满门忠勇,以身殉国,其子仆固雄屡立战功,请破格提拔为北庭都司指挥同知。其他人选请朝廷简任。”蹇义问道:“还有其他有功之臣呢?”张轨答道:“至于其他诸将,各有功劳,请朝廷视情嘉奖。家父不敢妄言。”蹇义又问道:“张轨,震远侯胜不贪功,令人钦佩,可是安远侯柳升,还有翦胜、孙玉、郭钰等人呢?”永乐连忙制止道:“蹇首辅,事情议一件决一件。你先说说,内阁对震远侯的意见有无异议?”永乐现在只能算是为大明免费打工,但不能说把自己的团队都送给大明吧?蹇义见皇帝明显有些不悦,虽然不知其中缘由,还是答道:“臣无异议,不知兵部意见如何。”兵部尚书黄观连忙答道:“臣也无异议。”永乐突然脸色一变,喝道:“你们没有异议,但是朕有异议。黄观,你身为兵部尚书,坐视大同沦陷,河西危急,既无组织救援之行动,又无收复西域之良策,你还有脸面站在这朝堂之上?”黄观没想到,刚刚还因西域大捷而满面春风的皇帝说翻脸就翻脸,比翻书还快。但是在百官冷漠的注视之下,他也不敢辩解,只好摘下乌纱帽,在百官的注视之下,满怀羞辱地出了朝堂。不少官员在幸灾乐祸,西域大捷和你这个尸位素餐的兵部尚书又有什么关系呢?还赖在这里不走!永乐又说道:“宁王、杨寓,你们二人刚才的意见甚有见地。朕现在再问问你们,从伊犁到辽东,还有数个都司因为前几年打内战,主要长官都空缺,你们说说,该如何调整任命?”宁王不知道永乐是何用意,没敢应声。杨寓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辽东三都司也一起调整吗?”永乐轻轻点了点头,表示鼓励。杨寓于是壮着胆子说道:“臣以为身为边将,除了忠君爱国外,还要熟悉边情、久经战阵和临机应变三样。抚远伯张辅、来远伯养余,前有平定交趾之功,现有攻灭帖木儿汗国之功,可分别破格提拔为辽北和海东都司指挥使。原龟兹卫指挥使宋琥临机应变虽然相对逊色,其他都很突出,可提拔为甘肃都司指挥同知。”永乐又问道:“那北平都司和大宁都司呢?”宁王这时敏锐地感到永乐是在试探自己的态度,连忙答道:“陛下,臣以为,大宁都司左有北平,右有辽东,纯属多余。故臣建议,撤销大宁都司,各卫并入北平都司,仍由杨文任都指挥使。”果然,听到宁王的建议后,永乐脸上立马出现灿烂的笑容:“好。你们二人的建议都很好。朕都听你们的。朕现在就任命你们二人为兵部左、右尚书,共同管理兵部。”永乐现在是一位非常熟练的一把手,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了大臣们的主意。:()去大明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