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位袁老,到底是何方神圣?”
“一位姓袁的老头,死了,袁老不仅研究出了高产的小麦,而且还研究出了一种新的高产品种,那就是覃家村。”
“高产大米?”
“一亩地一千多公斤的大米,就是高产了吗?”
“一公斤的产量?”
“具体能生产出什么东西,还得等上一两个月才能见分晓。”
张妍接受完了这次的专访,返回报社,开始写稿。
短短三日,产量超过1300公斤的消息,就在全国范围内传开了。
如今,覃家村已经安排了专门的人员,二十四个时辰都在盯着水稻与小麦。
洪国忠想了想,还是去了一趟地球,给袁老拍了一副黑白相片。
“那张相片,就留在家中,每日三柱上香吧。”
洪国忠又跑到地球上,从地上找来一个香炉,上了三根香。
当别人问起来的时候,他才告诉他们,这张图上的人,就是袁老。
短短数日,袁老的肖像,已经不知道印刷了多少遍。
覃家村的小麦,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到了收获期。
一大片一大片的小麦地,黑压压一片。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大手一挥,道:“收。”
在三百余人的合力下,很快地将麦子全部收获完毕。
一共是两千八百六十公斤。
“三百多公斤的产量?”
“小麦和冬小麦一样高产?”
“如今,各地都种上了高产的麦子,咱们也不用挨饿了。”
洪国忠可不愿意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他已经做好了偷偷离开的打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想到却被包围了,只好留下。
足足过了好几日,洪国忠这才算是真正的过上了清静日子。
“我已经把小麦的配方交给他们了,这一个多月,我就不用管他们了。”
自己不过是个跑腿的,高产的麦子,还有袁老他们的功劳,才有了今天的收获。
有了袁老的相片,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技巧,倒也省去了很多的功夫。
覃家村,一个多月过去了。
一片田地里,聚集了数千人。
金色的稻谷,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在他的命令下,数百人开始忙碌起来。
“1227公斤,每亩地有一千多公斤。”
一听说有收获,很多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洪国忠原本还算安稳的日子,顿时被打断了好几日。
将高产稻米的配方交给他,婉拒了所有的工作,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