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又被批评了!
唉,做皇帝好难。
[其实,崇祯也是想过要结束两面、甚至三面作战这个状况的。只不过是在他被数次寇边,君王威仪荡然无存之后,他才发现:打不过,建奴真的打不过。
于是他悄悄派了陈新甲去跟已经改国号为“后金“的建奴议和。结果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顿时群情激奋。
老百姓被建奴劫掠,受了许多苦,不愿意议和可以理解。但是那些朝廷官员、那些整天议论朝政的生员举子也跟着义愤填膺。
他们这些清流反对加税、反对议和。你要是问他们不加税没有钱打仗怎么办?不暂时议和打不过怎么办?
他们会引经据典一大堆,就是不正面回答问题。反正你朝廷没钱没兵打不过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就是反对。]
听天幕调侃那些清流文官和一些不知所谓的生员,崇祯的心里竟然觉得一阵爽快,好似在这大太阳底下刚吃了两块冰一般。
真想去看看那些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以及国子监那些生员的脸色。
都察院的部院里,大家也在观看天幕。因为天上的仙子评论了不少当今圣上胡乱搞出的那些事,他们还觉得这天幕是青天大老爷。
以往不知道要他们废多少口舌。
结果没想到自己这些人既然也会接二连三的被点名批评。
“这……这天幕的意思,岂不是说我等空谈误国?”右佥都御史颤颤巍巍。
“总宪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哼,老夫已经决意辞官了,这大明的官,不做也罢!”
就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中,这位被尊称为“总宪”的左都御史摘掉头上的官帽,非常潇洒的挂冠而去。
右佥都御史抖得更厉害了:“咱们……”
有些话他不能说出口,但众人也明白,大明都要亡了,他们还要做官么?
[这时候,就能看出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个人的一大毛病了,而且这个毛病对于上位者来说,是致命的。
那就是,怕担责任,怕身后名受影响。
物议汹汹之下,崇祯竟然不敢站出来说一句:朕决定先和东虏和谈,专心剿灭,休养生息,修于内政。
而是让陈新甲给他背锅,然后把人给杀了。]
朱棣叹了一口气:“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太怯懦了。”
虽然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但崇祯简单思考了一下,发现自己可能真的会那么做。
竟然不对么?
[崇祯这么搞,谁还敢给他卖命?荣华富贵不说,随时随地命就没了。何况陈新
()甲又不是宦官家奴,他是实打实的进士出身,文官集团的一员。
还有一件事,也能看出来崇祯的为人。]
[崇祯十二年的时候,国库真的一点钱都没了,当时的首辅薛国观就建议崇祯逼勋贵纳捐。
这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都知道那些大宗室、大勋贵富的流油,可人家世代与国朝休戚与共,不到最后也不好撕破脸。
崇祯想了想,把目标瞄准了武清候李国瑞。
当时,李国瑞的庶出哥哥由于没有继承到财产,就上书说自己父亲留下来四十万两银子,他虽然是个庶出,但也理应得到二十万两。现在,他就把这二十万两捐给国家!
这其实和万历时期的楚王案相似--挖个坑哈哈哈。
这个庶出的哥哥是为了恶心李国瑞,但薛国观觉得是个好机会,就跟崇祯说:干脆就跟李国瑞借这四十万两银子,还不还的再说。
崇祯照做了。但李国瑞也不是吃素的,他直接摆烂,耍了一招无赖,把财产藏匿后,拆毁了自己的房子,然后把珍宝古玩放在街上变卖,表示自己一无所有。]
武清候……朱元璋不记得自己封过这个爵位,应该是后世封的。
这些勋贵后代,真是不像话,该杀!
可是不世袭,又怎么筹他们开国的功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