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他让方士去研究炸炉之事,虽然有了一些成果,但不知为何威力远远不够,也不是天幕上那般一颗颗黑色的药粒,而且因那炮筒只能用昂贵的青铜,而做不出来铁质。因此只能作为辅助,还不够成为战略利器。
所以他现在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天幕上百炮轰城的画面。
[平壤一战,明军击败小西行长守城的一万多人,自身阵亡790人,而日军则损失了九千多,是一场碾压性的大捷。
拿下平壤后,又接连收复开城、汉城--也就是今天韩国的首都首尔,一路势如破竹,最终在一个叫碧蹄馆的地方遭遇了日本大军的堵截。]
[朝鲜的内政真的很拉胯,就算明军拿下平壤,后续大军的补给依然很费劲,而且当时他们半岛上还瘟疫横行,因此李如松打算速战速决,战线拉的很长,在碧蹄馆的仅为前锋,不到五千人。
也因为李如松的轻率进军,导致这部前锋被大量日军包围,几乎陷于死地。]
李世民倒不是很担心,因为他年轻的时候打仗,也经常仗着一手神射,只带少量精锐去冲阵或侦查,这李如松既然是名将,还有火炮,应该不会输吧?
[双方激战半晌,李如松亲自断后,明军成功突围后撤,但损失也不小,所以这一场,到底还是明军输了。]
李世民:……行吧。
[此后明军一直和日军在朝鲜的南部四道反复拉锯。
而在海上,朝鲜水军的表现比陆军要好的多,因为全靠李舜臣在撑着。
李舜臣确实表现优异,数次击败了日本水军,毫无疑问的是朝鲜的民族英雄。但咱凭良心说,朝鲜能收复失地不至于亡国,靠的都是大明吧?
现在韩国人一味的谁李舜臣,可以淡化甚至抹掉中国明朝对朝鲜的救命之恩,甚至把李舜臣和拿破仑相提并列。
我只能说:e……呸,不要脸。]
朱元璋等君王都暗暗纳罕:这个拿破仑是谁?听名字似乎不是国人,难道又是个外夷?
听上去是个名将,不知比韩白卫霍如何?
[丰臣秀吉为他的狂妄付出了代价,他现在已经不敢想什么拿朝鲜当跳板,去侵略大陆了,他只想如何体面的结束展示,保住现有的成果。
于是,大明派出了使者,去和日本洽谈。]
朱棣心想:到底是国力下降了,要是发生在现在,朕就绝不何谈,一定打到倭国老家去!
[日本方面提出了七个条件:
一、远嫁大明公主为日本天皇后
;
二、发展明日贸易;
三、明、日两国武官永誓盟好;
四、京城及北部四道归还朝鲜,南部四道割让于日本;
五、朝鲜送一王子至日作为人质;
六、交还所俘虏的朝鲜国二王子及其他朝鲜官吏;
七、朝鲜大臣永誓不叛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