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靖垣想要展现的皇帝形象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也是真的。
皇帝是军事统帅还是宗教领袖身份,仍然实际上掌握着最高决策权,仍然事实上掌控着整个帝国。
神州天朝朝廷的最高行政首脑、最高军事统帅、最高司法长官、最高立法仲裁者、最高神权宗教领袖。
最终也有了类似于东方的王和王国的实际地位。
实际做法类似于“清理不良资产”。
皇最初的象形字,是一个像是孔雀尾羽的符号,侧下方有一个横着写的“王”。
但是到了商代中期的时候,帝又变成了商王给已故父王上的尊号。
于是就有人总结和创造出了包括三皇五帝在内的诸多神君的故事。
传统贵族和资产阶级都无法占据绝对优势。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多少级别,才需要皇帝亲自决定和处理。
所以就用君主作为国家主人的身份,加上宪法文件作为协议文件,来集合国内各方面的力量。
历史上的泰西各国,普遍搞所谓的君主立宪制度,直接原因就是他们的集权不彻底,国家内部的力量聚合不起来。
这么看好像是类似至高主神的符号。
法国资产阶级反复折腾了三次,最终把君主给彻底抬下去了。
可以建设一个公开的民众评价官员的互联网平台。
没办法完全隐身。
所以周朝的地位和罗马应该是对应的,汉朝人也说罗马“诸国仰之如周京”。
天朝大帝国的事情太多了,相比闭关锁国的时候成倍的增加,开始工业化之后再次成倍的增加。
商人甚至不能直接问帝什么,而是要去请求祖宗跟帝说话。
大明皇帝正常的任期基本都在三十年左右,关键是可以随时任命和罢免这些九卿大臣。
法国甚至可以算是灭国了三次。
历史书上的评价其实很准确了,君主立宪就是妥协的产物。
可以经常公开出席相关的活动,直接要求朝廷处理相关事情,甚至直接皇室财团拿钱补贴相关事情。
站在要以掌握绝对权力的为目标的角度看的话当然是绝对的好事。
仁武朝以后的大明皇帝的权威,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大明朝和大清朝。
不过欧洲中世纪的时候,king们的统治范围不断增加,本身的实际权力也不断地上升。
至于大明的皇帝……那得是院士级别……
实际上掌握全世界的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全世界最重要的资源和资产,掌控全世界的绝大部分重要组织机构。
但是朱靖垣稍微深入的考虑过之后,很快就放弃了泰西式君主立宪的思路。
除了朱棣打侄子的家暴,大明直到寿终正寝的时候才被叛军攻破了首都,中间两百四十年都是基本安稳的。
某个官员搞得民愤大了的话,皇帝就会在合适的时候站出来,顺应民心的罢免他。
这个手段在自己穿越前都运转良好。
在始皇帝这个开创者的基础之上,再次提升了一大步。
皇帝是一个更高级别的裁决者。
再往后的朝代,分封制制度逐渐终结,王最终成了宗室的最高爵位。
在权力掌控上这个手艺上,英国国王可以算小学生,法国国王可以算中学生,露西亚皇帝可以算大学生。
经常出席相关产业活动,发表针对这些产业的观点和愿景,同时为其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所以综合了三皇五帝的名号自称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