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个不标准的定律当然是有用的,而且用处非常的大。
摩尔的“单位面积的晶体管每两年翻一倍”的结论,随着intel的巨大影响力慢慢成了行业标准。
那这个产业内部也很可能会实际上存在类似的“行业定律”。
实际上,历史上早期的光刻机技术验证,也曾经用过同步辐射光源去做研究和验证。
肯定是留有余量的。
包括最为接近X光的“极紫外光”。
最早的光刻机光源是可见的蓝光,波长是450纳米,实现了微米级的工艺。
同时它也可以继续作为科研设备持续运转。
大明现在的情况与另一个世界截然不同。
最起码,在持续四十年的时间内,intel自己显然是留有余量的。
首先intel自己以两年为单位,制定后续的生产和升级计划。
等到官方厂商想要向民间推广的时候,也需要时间和成本让民间厂商和用户接受。
那这个速度就不是半导体产业升级速度的极限。
还有新产业集团统一协调研发和生产节奏,不需要在多方厂商关系协调上浪费时间。
同时要求,它必须是六十四位微处理器,开发代号也因此直接确定为六十四。
不然intel也不会有牙膏厂的绰号。
最后,摩尔既然是供应链周期和行业口号,并且在数十年内都基本保持住了。
也不需要专门喊口号让大家保持同步。
这又反过来让摩尔定律持续不断地延续下去。
同时,对于所有的普通工作者而言,也要另外给更加实在的奖励。
比如说“同步辐射光源”设施,本身作为一个其他方面的科研设施,其原理使得其能放出各种波长的光。
当民间厂商参与这个产业的时候,整个行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都已经确定下来了。
大明的半导体产业构建方式,与历史上的美利坚完全不同。
目前完全没有任何民间厂商直接参与。
但是又不能无限短,最短的X射线会直接穿过物体,导致无法通过透镜和反射来缩放图纸。
这种模式的缺点当然很明显。
以现在大明的资源,对于后世出现过其他方案,也可以让工部有选择尝试。
直到深入5纳米制程范围的时候,193纳米的深紫外光源才彻底走到了尽头。
朱靖垣理所当然的计划,就是把产业的主流产品和行业标准,都培育和规划到相对成熟的状态。
在这样的基础上,朱靖垣对工部、半导体司、工匠们提出了更加具体的研发目标。
在朱靖垣的记忆之中,类似的事情已经重演过很多次了。
但是可以通过曲面透镜投影缩放的方式,照着大模板来生产更小的芯片。
新处理的性能目标是每秒计算次数不低于一千万次。
按照光刻机的逻辑,光源的波长越短,就能够生产出制程越小的芯片。
其次是要在两年内,开发出第一代专用的图像、音频、网络处理芯片,也就是显卡、声卡、网卡。
然后是容量更大,存储密度更到的硬盘,争取将容量提升到十亿字(1G)。
最后是另外成立几个新团队,完成光盘、闪存、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屏相关的技术验证,拿出基本的产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