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喜结连理
赵晓卉是赵家三姐弟中最爱美的一个,她样貌只是中上,但身材好穿着时尚,平时就喜欢涂指甲油、化妆和搭配服装。平时的打扮在自家那条朴实老旧的街上,绝对是回头率最高的。堪称潮流的风向标。
她不但自己立致于变美,还会把这种思维传播给家里的每一个人,她给大家买衣服,买配饰,买鞋,不辞辛苦地寄过去,平时也喜欢分享一些护肤化妆美发方面的心得体会。
比如说这次,她就兴致勃勃地说要给赵晓东调整一下造型,说他平时太朴素了,白瞎了那张脸。
许静劝她打住:“老三还是学生,而且马上备战高考呢,打扮什么呀。”
许静经常忍不住在想,如果老二活在自己那个时代,可能是一位流量爆炸的美妆穿搭博主。
不过再转念一想……呃,前世的她不也活在那个时代?可当时的她朴实守旧,就是一位传统寒酸的中年妇女。
可真是造化弄人啊,看着自己这亲妈……老二的变化,许静每次都能感慨万千。
如果说赵晓云赵晓东这一世是逆转命运但生活学业顺其自然。那么赵晓卉就是自我性格的突破与释放。后者明显更颠覆。
所以许静若有所思,托着腮看她涂指甲油、化妆,一看就入了神。
到省城的火车足有七八个小时,一路上全是各种隧道山洞,一进入黑黝黝的地方,许静就莫名紧张起来,她绷紧了后背贴着椅背,不停地和赵晓卉说话,生怕灵异的现象再次发生。
才开始,两人还一直聊着,可说着说着,赵晓卉忽然没声了,许静吓了一跳,盯着黑洞洞的前方看了好一阵,然后壮着胆子伸手往前,这一摸,发现前面空空如也!
她紧张地站了起来,警惕看着周遭,心里的恐慌已经突破了顶点。耳畔火车的轰隆隆声音还那么规律、清晰,周遭人群的说话声似乎也还在,就赵晓卉没了。
就在她最紧张的时候,前方忽然亮了起来,这光芒像是一点点挤压进来,然后铺天盖地涌来,刺得人眼睛发痛。
原来,火车已经过了隧道,许静睁大眼睛看着四周,四周还是之前那样……乘客吃着方便面,磕着瓜子,打着瞌睡,都还在呢。
可是赵晓卉呢?许静惊讶地发现她是真的不见了,座位上只留下了她的包和打开还没合上的粉扑盒。
她急忙问起周围的乘客:“你们看到刚刚那个小姑娘了吗?”
大家都摇头,都不知道,再问路过的乘务员,人家也一脸懵逼。许静是真的吓坏了,马上要去找乘警报警,就是她要行动的时候,赵晓卉慢慢悠悠从后面走了出来:“妈,你干嘛?”
许静紧张地盯着她:“你去哪里了?刚刚过隧道的时候,忽然人就没了。我差点就报警了!”
“我刚刚去上厕所了啊。你怎么这么胆小?”赵晓卉无语:“我们小时候天天往外窜,你从来没找过。”
虚惊一场下,许静冷汗直冒,好半天才平复下来。她不知道怎么跟老二解释刚刚自己这种异常的行为。那种玄学的事和自己穿来的事一样,就很离谱。
两人这一次运气好,托了人抢到了卧铺,所以坐在桌边聊了一会儿吃了点东西就各自上床睡觉了。
只是还是很紧张,只要一进山洞,许静就控制不住地抓紧被子。她感觉自己被上次的惊吓搞成了暗黑恐惧症。
当天傍晚,两人到达了省城,宋一成已经早早等在了那里,身边还带了宋晓东。
他解释说是自己看着时间还早,就提前去了一趟培训学校,把晓东接出来了。四人见面的场景一开始是有点尴尬的,因为宋晓东也陷入了怪圈,一直犹豫地想问许静以后怎么称呼。
后来他被老二拎着耳朵拽到一边嘀咕了几句后,两人还是像平常一样喊起了宋老师。
加上赵晓卉性子活泼,一直在问乡下学校的事,那些孩子的各种情况,所以没一会儿,气氛又热络了起来。
这边的赵晓东拽了拽许静的手:“妈,刚刚宋老师说我最好留在这边上文化培训班。”
“是啊,你回去的话,很难跟上进度,而且时间太短了,有专业的学校突击一下才是最优选项。”
“但是这种很花钱,我这一年要折腾多少钱啊……”
许静摇头:“没事的,你不还有你二姐吗,她是土豪,她说这钱她出一半。”
“就算是为我弟的大明星事业添砖加瓦。”赵晓卉回过头来:“明年姐带你去省城买几套衣服,好好改造改造。”
几个人一路走一路聊,走到前面打了个车直奔宋家,路上晓东晓卉还怪紧张的,一直在问宋奶奶凶不凶,他们见面了应该说什么……
这也难免,许静小时候走亲戚家时,一样是紧张的,毕竟是陌生的一个环境。
去的时候,宋母已经备好了一大桌菜,听见下车的声音,走到门口来迎他们,第一个就先拥抱了许静,然后又给两孩子发了厚厚的红包当见面礼。
许静和宋母就像一对忘年闺蜜一样,有说不完的话,宋母说自己给她织了两件毛衣,许静拿出自己买的衣服和包包。
这一幕宋一成倒是习以为常,但是赵晓卉赵晓东两姐弟却有点吃惊,他们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摇了摇头,这和他们想象的场面不太一样。
宋家是书香门弟,父母在退休前都是领导,按背景条件来说,确实是他们这种暴发户人家配不上的。姐弟俩都做好了为了妈妈幸福低调做人小心谨慎的思想准备,可现实竟然不是这样。
饭桌上,赵晓卉也发挥了优势,又是敬酒又是说笑话,还主动说今天她和弟弟洗碗,哄得宋母更高兴了。
她说自家好多年来都没这么热闹过了,她抱怨地看了一眼宋一成:“我这儿子啊,性子太闷了,我一直都觉得他以后要孤独终老,甚至做好了他出家的准备。谁知道,竟然有人愿意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