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郡城的各大粮商、地主都纷纷服软,其他县城里的地主、商贩也瞬间老实了下来。纷纷有样学样,乖乖将各自家中的存粮拿出来售卖。自此,谢小凡轻松便解决了粮食的问题。这也让各方势力见识到了谢小凡的手段。从这以后,大家对于谢小凡的政令,再也不敢阳奉阴违。因为一旦有事,谢小凡是真的什么手段都会用上…这段时间,谢六从尤族抽调的三百多兵士经过跋山涉水,终于抵达了广元郡。并且还带来了三百匹北凉的战马和大量的银钱。这下谢小凡终于算是有了足够的资本,可以彻底在广元郡站稳脚跟了!如此很快便进入了年关。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土地也开始上冻,谢小凡便暂时停下了剑门关的修筑工程。不过他每天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处理。广元郡近期收留的流民不少,他需要安顿好这些流民。整个广元郡,原本有百姓五万多户,人口约十七八万。这在整个蜀地,并不算是特别的出众。像隔壁的巴郡、广汉郡、汉中郡,户数都超过十万,人口分别是七十万,六十万和三十万。人口最多的蜀郡,战前郡内人口甚至超过了一百万!不过如今随着四处战乱,百姓死伤不少。其它郡县的人口不断涌入广元郡,整个广元郡已有百姓超过八万户,人口二十五万。此消彼长之下,广元郡与周边其他几个郡的差距也缩小了不少。这八万户,安顿好了,将是谢小凡日后起家的资本,可若安顿不好,也随时可能成为覆灭他的滔天洪水!好在谢小凡向来比较擅长控制舆论,即便偶尔一些做的不好的地方,他也可以通过舆论转移矛盾。如今他通过各种手段,算是基本笼络住了广元郡普通百姓的民心。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百姓的拥护,很多人都开始夸赞谢小凡,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可即便这样,谢小凡也丝毫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他每日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处理郡内的政务。为了维持住物价,确保百姓的生存,谢小凡也采取了各种手段。八万多户,近三十万人口,其中将近一半是没有田产和固定收入的流民!这些人,单纯每日的消耗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谢小凡最近可谓是殚精竭虑。可眼看过了年关后便是春耕,届时若不能解决这些百姓们的田地问题,只怕要么会产生大的乱子,要么会让那些已经到手的人口再次流向其他地方!这自然是谢小凡不愿意看到的!可如何才能留下这些百姓,让他们在广元郡内安心定居呢?谢小凡想到了一个策略:打土豪,分田地!整个广元郡,登记在册的土地超过两百万亩,人均超过十亩。即便按照如今的人口,人均也能分到七八亩。可这些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那些大地主大富商的手中!真在百姓手中的,十不余二!谢小凡知道,若要让这些人乖乖将手中的土地交出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可如今百姓手中没地,自然更不行!“打土豪分田地”,这在历史上的特殊时期也实行过,且非常的成功。可在如今这个时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这个时代,当权者便是地主!可以说皇家便是最大的土豪、地主!若谢小凡提出这等口号,无异于是向所有的权贵阶层发起挑战!试问,以后哪里还有权贵愿意与谢小凡进行结交?谁还不担心哪天谢小凡突然将自己给打倒了…可不分田也绝对不行!思前想后,谢小凡决定趁着巴蜀混乱之际,快刀斩乱麻,在整个巴蜀叛乱被平定前迅速解决完土地分配的事!于是,谢小凡将手下的谢三、谢四、谢七、谢八、一排长、二排长等诸多中层将领都分别派遣到了广元郡各县。谢小凡交给他们的任务便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各地最大的几位大地主家的土地!无论这些人是什么身份、什么背景,一律以“支持伪汉反贼”“勾结五斗米教妖人”等罪名,没收全部田产!他也明白这些人里面肯定是有反对伪汉政权的无辜者,甚至是在地方经常修桥铺路、资助穷苦百姓的大善人!可如今谢小凡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些人,挡了谢小凡的路,那就只能沦为谢小凡前进路上的垫脚石!不过对于那些口碑相对还好的,谢小凡也并未赶尽杀绝,只是没收了他们的土地,适当罚没了一些财产后便放了回去。当然,并非所有人都乖乖受罚。有些人将祖辈留下的土地,看的比自家的命还重要!对于这些誓死不从的,谢小凡自然是没有丝毫的手软!直接使用强硬的武力手段成全了对方!这下子,瞬间让整个广元郡风声鹤唳!那些地主老财们不明白自己是哪里得罪了谢小凡,居然让他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随意抄了家!一时间,连那些正经商人都不敢营业了!坊间都传言谢小凡是要抢夺所有人的财产!可很快,谢小凡便放出了这些地主们的一条条支持伪汉反贼的“罪证”。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向伪汉反贼缴税!该罪名一出,自然是让这些人有口难辩!话说他们也不过是些普通百姓,即便有点钱、有点势力,还敢跟造反的刘典对着干吗?向伪汉缴税,那不也是迫不得已?没想到,谢小凡这都还能追究大家的罪责!这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可谢小凡却不管!如今他要这些人手中的土地,这罪名不过是个说法罢了!以免以后有人说他假公济私、强抢百姓的私产!况且,他做这些确实不是单纯为了自己。因此,他心中一点负担也没有。土地到手以后,谢小凡便开始着手给百姓们分地。政策与新村差不多。百姓们可以无限期使用,只需要上缴很低的使用费,就是每年的地税。且谢小凡为了留住百姓,承诺前两年都免税!:()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