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凌领了圣旨,带着秘情司的人,骑着快马出城,追赶姜峰去宣旨。
姜城辞别了晋帝,离开皇城,失魂落魄的回到自己的王府。
他是个聪明人,回王府的一路上,就已经想明白。
今日之事,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二人勾结夷人的事,被晋帝发现了蛛丝马迹。
那就是晋帝在为以后削藩做的准备。
从他这一代起,就算他彻底歇了心中的妄想,彻底躺平做个逍遥王爷,恐怕都做不成了。
削藩王卫队,就是为了以后能好掌控藩境。
虽说三千人的卫队和朝廷大军相比起来,不足为虑。
可如果以后注定要削藩的话,能够把事情压制到影响最小的地步,那就是削减藩王的卫队规模了。
那样,即使藩王不服,想要造反,那点卫队也翻不起浪花来。只能躺平,任由帝王拿捏了。
姜城回到王府,自己待在书房里,也不叫幕僚来商议此事。
他自己想了许久,与夷人勾结的事,应该还没有被晋帝发现。
晋帝若是知道了他们兄弟二人私底下干的那些腌臜事,只怕他俩连就藩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是晋帝的亲骨肉,虽然不至于被砍头,起码被囚禁到死是免不了的。
只是晋帝今日的做法,也给姜城提了醒,晋帝明显是想要改变立朝之初就定下的藩王制度。
他第一步就是削减藩王卫队,下一步应该就是削减藩王的藩境了。
到最后,让除了太子之外的其他皇子,只有一个县境做食禄境,说不定都是最好的结果。
只怕以后的王爷们,只能在京都里被圈养起来,一辈子混吃等死了。
三代以后,连王府都可以收回,把王爷们的子嗣们全都赶出去,做普通平民。
想到这里,姜城就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毫无疑问,晋帝此举于国当然有益。
可对一个父亲,一个家长来说,这样做,未免太过无情了。
毕竟皇子也是他的亲生骨肉,皇子们的后裔,也是他的血脉传承。
姜城独自坐在书房里,脑子里不断思索着,竟一直坐到了天黑,书房里黑暗起来。
外面有人敲门,王府管事小心翼翼的禀报着。
“王爷,赵夫子和刘夫子两位求见。”
姜城用沉思中醒悟过来,沉声道:“让人掌灯,让两位夫子进来吧。”
不多时,两个婢女进来,点上了几盏烛灯,书房里一片明亮。
婢女退下后,两个幕僚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见礼后坐下。
姜城这才把白天晋帝的做法告诉了他们两人。
这二人听后,没有立刻说话,都在脑中思索起来。
书房里,安静无比,只有蜡烛燃烧时偶然发出的细微灯花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