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当精心伺候,展开之前须得净手。天热,手难免出汗,如何能随便摸?”
温屿几句话,就将扇面引到书画上。虽还是有人离开,却得到绝大多数人的同意。只要保证扇面的完好,损失那几个客人,也就算不上可惜。
“我要这幅。”有人看好了,指着温屿手上的扇面道。
“是,公子真有眼光。”温屿脸上的笑就从没散过,收钱交扇。
“这幅归我了!”有人跟着道。
温屿继续收钱交扇,送上恭贺道喜之话后,再大声加上一句:“承接各式的刺绣针黹,不拘生辰诞辰贺礼升迁乔迁红白喜事,请到翠柳巷找巧绣坊。”
随着时辰过去,学生坐着车马离开,书院前逐渐归于宁静。
温屿清点了一下,一共卖出十五幅扇面,笔袋全部售罄。
三十二幅扇面,一天就卖掉了二十二幅,只余下十幅,黄氏秦氏都喜不自禁。
荀舫听着她们喜滋滋的话,皱了皱眉,收拾着小杌子藤筐,未曾做声。
温屿却不如她们那样乐观,四明书院统共就一百余学生,买扇面的比例近乎五比一,已经惊人的高。
余下的十幅扇面,顶多再卖一两幅出去就阿弥陀佛。
巧绣坊现在还没办法开张,且仅有十幅扇面摆在铺子里,只能称作滑稽可笑。
阿山的扇骨铺,兴许可以帮着卖一些。能卖出去多少,温屿就不敢肯定了。
温屿不禁庆幸,幸好先前被买走了花样,否则,七十八幅扇面,估计要剩下大半。
四明书院的匾牌,在太阳余辉中,庄严肃穆。
温屿盯着书院大门,过了一会道:“我们进书院去!”
黄氏秦氏睁大了眼,道:“读书人圣洁之地,如何允许叫卖?”
“秦娘子黄娘子,劳烦你们在外帮看着些,我与他一起进去。”温屿道。
荀舫收藤筐的手顿住,刚想说不去,温屿已经笑着走了出去:“先生,可要看看书画?”
几个穿着长衫的先生结伴走出来,走在最前面的老者不苟言笑,神色威严,他打量着温屿,沉声道:“有辱斯文,胡闹!”
温屿也不动声色打量着老者,他一身的书卷气加贵气,看其他几个先生的行动举止,皆以他为尊,应当是书院的山长管事。
老者正是书院的林长善林山长,听说门口有人叫卖扇面,自称字画双绝,不禁暗恼不已。
四明书院开明,只要学习好,不拘诗书耕读,还是商贾平民,皆可进书院读书。
只读书除报效朝廷,亦是修身养性之事。居然拿着字画在门前叫卖,简直成何体统!
温屿笑容不变,将扇面举在身前,屈膝盈盈见礼,道:“先生学问高深,我才疏学浅,请先生点评一二,这幅扇面的字画如何?”
林上善下意识看向温屿手上举着的扇面,起初是惊讶,待看清扇面的两面后,神色变得复杂起来。
温屿手上的那幅扇面,正是被荀舫断言卖不出去的那幅《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