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没入关之前,长子的身份是顶顶尊贵的,嫡子不过是汉人研究出来的说法。
如今自己不仅没了最尊贵的身份,还要一直读汉书,学汉话。
一想到这,大阿哥就来气,对胤礽也没有好脸色。
“哎呦,太子爷教训的是啊,不如您带头去佛堂跪着,咱们也好跟着太子爷为太皇太后尽孝啊。”
大阿哥也不像小时候那般冲动,学会把心里的怒火转化成阴阳怪气发泄出来。
况且,他又没在上书房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就算是太子对他不满,也揪不出他的错处。
胤礽额头上青筋一跳,冷冷地看了大阿哥一眼。
眼见着气氛越来越不对劲,趁着太子爷还没开口,三阿哥赶紧圆场道:“大哥,咱们在上书房好好读书就是给汗阿玛省心,给太皇太后尽孝了。”
胤禛也跟着附和,“正是这个道理。”
二哥和大哥碰上,两人和气不了几句就要起争执。从小到大那么多年了,也没变过。关于嫡长子和长子之间的矛盾,胤禛心里有一点模糊的想法,但是并不确定。
额娘说过,他不懂说明他现在不需要懂,等将来长大了就明白了。
“大哥,你这半幅画都晾干了。”三阿哥指着大阿哥的桌子道。
想到每次和太子拌嘴后,汗阿玛总是向着太子说话,大阿哥哼了一声,把头扭过去不再理会太子的眼神。
三弟愿意给他台阶下,这才是他的好弟弟!
至于太子,就继续做他的储君吧,反正和自己也不相干。
哪怕康熙再忙,上书房的消息也会一件不落地传到他的耳中。
保清和保成自小关系不好,当初他并没有当回事,只觉得两个孩子年纪还小,现如今再看,这俩孩子就没有亲厚的时候,每次见到要么不说话,要么说着说着就开始拌嘴。
年纪小的时候尚且如此,等长大了还不得斗成乌鸡眼?
康熙后知后觉,自己竟然没有早点缓和两个儿子的关系。
两个哥哥拌嘴,反而要让两个弟弟劝架,大阿哥白长了年岁,还不如六岁的三阿哥知礼数。
太子没有额娘在身边,大阿哥却一直都是有惠妃教养的。自己对太子的教育绝对不可能出错,既如此,错的便是惠妃。
康熙大手一挥,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让梁九功即刻去钟粹宫交给惠妃——
钟粹宫。
收到皇上亲笔信的惠妃很是受宠若惊。
“皇上心里果然还是记挂着娘娘。”彩云捂着嘴笑道。
惠妃刚从慈宁宫侍疾回来,屁股还没把椅子捂热,皇上的信就送来了。八成有什么私密话不好直接让人转达,才用了这样的方式表达对自己的在乎。
多少年了,皇上和自己都没这样的感觉了,惠妃心脏扑通扑通直跳,激动地打开那封信。
这一看,惠妃险些晕过去。
一共三页纸,其中两张都在说自己的保清如何比不上太子爷。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朕养的保成比你的保清优秀,教育得更好,希望惠妃多学学自己和佟贵妃。
惠妃脸色极差,站了三天的腰酸腿疼都比不得皇上的一句话更让人难受,字字句句都在戳自己的心窝子。
上书房里拢共四个皇子,在皇上眼里只有太子和四阿哥是好的,自己的大阿哥和荣妃的三阿哥反倒成了这两位的陪衬。
惠妃心里憋屈,可是一想到那是皇上亲自养育大的太子,和皇上亲表妹兼任贵妃养子的四阿哥,再加上还有荣妃作陪,喝了两盏凉茶后,惠妃终于消了气。
从外头进来的彩珠哪里知道这些官司,只把外面听来的消息笑着讲给惠妃听。
“皇上给延禧宫送了赏赐,夸荣妃娘娘会教养孩子呢。”
皇上送信给自家主子,说明两人感情深厚,皇上给延禧宫送了东西,只能说明荣妃沾了三阿哥的光。这样一比,还是她们钟粹宫高了一头。
彩珠喜滋滋地,没想到下一秒就被惠妃泼了一脸的茶。
“嘴碎的东西,还要在本宫跟前聒噪到几时?”
彩珠脸色讪讪地,一时没明白现状。但是主子生气就是奴才的不是,她慌忙跪下认错。
惠妃气极,不愿再理会她们,把殿内的宫人都打发了出去——
延禧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