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 第2178章(第1页)

第2178章(第1页)

第2178章

笺注部分对原文中关于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诸多细节进行了更为详尽的阐释。

比如在提及古代纺织工艺时,详细描述了不同织机的构造、操作方法,甚至精确到了每个部件的尺寸,如“腰机之轴,长三尺有五寸,径三寸,以坚木为之。。。。。。”;

在讲述金属冶炼时,对各种矿石的产地、特性以及提炼过程中的火候控制、化学反应等都有着细致入微的记录。

如“炉甘石与铜相和,炼之,待其色转赤,方可得锌铜合金。。。。。。”。

这些笺注不仅丰富了原书的内容,更像是一把钥匙,为张震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科技文明深处的大门。

张震凭借自己对古籍的了解,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个珍贵版本。

《天工开物》初版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也就是“涂本”,是由宋应星的同学涂绍煃资助刊印,采用江西竹纸印刷,外形典雅坚固。

但因历经战乱,流传数量稀少,眼前这本显然不是涂本。

还有清代早期书商杨素卿刊刻的“杨本”,为节约成本用福建低劣竹纸印刷,还去除原书鄙视蛮夷的内容、添加行业发财秘诀,传播性不强,留存数量也少,从纸张和内容严谨性看,也不像杨本。

民国时期收藏家陶湘刊印的“陶本”,以日本菅生堂版本为底本,重新翻画插图、调整章节体例、修改错别字,可手中这本书的插图明显保留着古朴的风格,并非重新绘制,所以也不符合陶本特征。

这个笺注本很有可能是某个民间学者或藏书家,依据初版涂本进行笺注后私下刊印的版本。

这种带有个人见解笺注的版本,往往融入了注者独特的思考与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在古籍市场中,普通的《天工开物》现代重印本价格亲民,售价多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而像这种带有笺注且年代久远的古本,若是流入拍卖市场,保守估计起拍价至少在数十万元。

一旦遇到对古籍版本学有深入研究、热衷收藏珍稀古籍的藏家,最终成交价突破百万元也并非不可能。

地板之下藏书可不少,张震激动的额头上见汗,双眼放光,小心翼翼地一一拿起书籍开始鉴定。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每一本都仿佛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无尽的价值。

在将几本古籍轻轻放置一旁后,张震的手再次探入暗格深处。

当他的指尖触碰到一本稍显厚实的书卷时,一种异样的触感传来。

他缓缓抽出,只见封皮材质古朴,似是用上等的宣纸多层裱糊而成,因年代久远微微泛黄,边角处磨损得更为明显,甚至有几处已经绽裂。

封面上并无书名题字,仅有几处淡淡的墨痕,像是曾经有过标识,却被岁月无情抹去。

张震心跳陡然加快,凭直觉他感到这本非同寻常。

轻轻翻开,一股独特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内页纸张质地细腻,隐隐透着一种温润之感。

他的目光落在第一页的文字上,刹那间,呼吸都为之一滞。

那熟悉的字迹,灵动飘逸又不失刚劲,竟是脂砚斋的批注!

再仔细端详内容,批注与他所熟知的《红楼梦》版本有着诸多微妙却关键的不同,所批之处对人物性格的剖析更加深入,对情节背后的隐喻揭示得更为透彻,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红楼梦》别样解读的全新大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