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第一排带着醒目标志的英联邦广播公司(BBC)记者带着咄咄逼人的口吻道:
“不管市长先生怎么辩解,本次事故反映出地方正府系统性腐败的事实,欧洲旅游网站已将围城市列为‘高风险目的地’,英联邦大使馆也质疑地方正府严重失职,请问市长先生是否担心外交纠纷?如何挽回声誉?”
蓝京侧过脸深深打量他一眼,道:
“BBC算是华国人民的老朋友了,显然各位都清楚‘老朋友’的含义,这让我想起我工作的上一座城市紫寺,是的,一周前我还在紫寺主持工作,原来预计五天后正式上任,这些都是题外话,我无意为今后可能不太完美的表现辩解什么。我想说的是,在过去两年里紫寺发生了一些事,随即被欧洲旅游网站同样列为‘高风险目的地’,但事实情况是今年紫寺游客人数、城市旅游收入、旅游酒店数量均列黄砬省第一,也创下本市历史新高,所以那些所谓专业旅游网站不专业的做法,我会很在意吗?至于英联邦大使馆,是的,我注意到它是BBC最喜欢抨击的几个英联邦正府机构之一,英联邦大使馆也说过BBC热衷于报道谎言,因此在帮我担心外交纠纷前,请记者先生先处理好内部矛盾,我就说这么多。”
新闻大厅又响起一阵哄笑,乔修趁机道:
“我证明蓝市长是第一天上任,这会儿蓝市长面临的麻烦和困难很多,需要时间听取各种汇报并讨论决策,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回到后台休息室,里面站得满满的正府副秘书长、秘书们都报以热烈掌声,不知谁喊了声:
“蓝市长真牛!”
更将气氛烘托上去,乔修则道:
“蓝市长马到成功,为围城市正府度过事故后的第一道难关,真不容易,真不容易啊。”
蓝京眼睛一扫,发现一位副市长都不在,也明显没有宣传等相关条线领导,遂问道:
“其他领导呢?”
听出话里不满,乔修赶紧解释道:
“向蓝市长汇报,事故发生后分管安全的萧市长已经会同安监、港务、交通等部门赶往港口参与指挥协同搜救工作,市委办、宣传部等也一同前往,我们在家留守的主要负责上传下达,控制舆论并收集、发布最新信息,大致分工是这样的。”
“我也过去看看……”
蓝京目光一扫,指着刚才喊“蓝市长真牛”的年轻人道,“就那位同志陪我,乔秘书长率领其他同志继续留守。”
轻轻一句话就打消乔修的陪同念头。
乔修明显愣了一下,道:“社会事业处的小汪,嗯,要么再请包秘书长一块儿引引路?”
显然觉得小汪的份量不够。
蓝京摆摆手:“不用那么正式,我还没办理报到手续,这趟以调研学习为主,小汪跟我走!”
不容分说拒绝乔修“双人陪同”安排。
从赤浥来围城途中,蓝京感觉副秘书长包祥生、综合处长孙涛都比较深沉,不管有意无意总之有种守口如瓶的感觉,每句话都经过斟酌没有透露更多信息。
老机关特别是大领导身边的干部都养成这样的职业习惯,不能说不好,但目前不是蓝京需要的。
乔修陪同蓝京下楼时踌躇再三,低声道:
“蓝市长,其实打发了英联邦记者后市府大院这边轻松很多,秘书长陪市长出行也是惯例,要不我……”
蓝京不动声色道:“除萧市长外其他副市长不管事,家里没乔秘书长守着怎行?到港口后我有什么需要及时跟你联系。”
一句话表达了双重含义,让乔修面色有点沉重,但也不再坚持陪同的话题。
乔修说得不错,市长出行秘书长全程陪同是惯例,在紫寺危井清、陈浩向来不离蓝京左右,但有个前提,必须得到大领导信任。
从打电话通知自己提前主持新闻发布会以及期间各种细节分析,乔修固然是纯属无奈的执行者,但全过程没表现出对新领导应有的忠诚也是事实。
同样地,蓝京也没勉强市正府这边所有干部还没谋面就表现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不过,哪个应该保持距离,哪个可以多加关注,短短接触之间蓝京心里已经有本账。
比如这位社会事业处的小汪,汪泉烟。
乔修安排的是二号车,驾驶员耿培,这个车牌号便是身份的象征,上了路交警会主动疏导交通,到哪个单位保安会立即报告一把手,也是当初高楚天空降紫寺后执意为车牌号较劲的原因。
上车后蓝京闲闲道:“新市长到现在才来,小耿这段时间休息得不错吧?”
耿培不到三十岁,清秀脸,白净清爽,腼腆地说: